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浅析入户盗窃未遂的几种情形/胡文涛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5-20 09:19:14  浏览:930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案例】

  2011年11月15日下午15时许,被告人张某看见一幢三层楼房家里没有人,便预谋偷东西。张某从该楼房一楼窗户爬入后打开楼房侧门,在该楼房二楼翻东西时,正好户主王某到家并发现,张某逃跑,后被村民抓获扭送至公安局。

  【分歧】

  第一种意见认为,《刑法修正案(八)》把入户盗窃的行为规定为盗窃罪,并没有对盗窃的数额或者次数进行规定。被告人张某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进入王某家中,应当以盗窃罪既遂进行定罪处罚。

  第二种意见认为,盗窃罪侵害的客体是公私财物,行为人入户盗窃财物在实际窃得财物的情况下才能认定为既遂,本案中张某虽进入王某盗窃家中但尚未窃取的财产,因此应当认定为未遂。

  【评析】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如下:

  一、《刑法修正案(八)》将“入户盗窃”规定为盗窃罪而没有对具体的数额和次数进行要求,是因为入户盗窃不仅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而且往往会伴随着对人民群众人身安全的侵害。将入户盗窃规定为盗窃罪是在新的形势下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二、传统刑法理论认为盗窃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盗窃罪是财产犯罪,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入户盗窃”成立的盗窃罪作为财产犯罪的一种,当然具有这一属性,刑法规定盗窃罪目的为保护公私财产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一般认为盗窃罪既遂的标准是“失控说”,只要财物离开了所有人的控制即为既遂。虽然《刑法修正案(八)》将仅仅是将入户盗窃规定为盗窃罪而没有对数额或者次数作具体要求,但是作为盗窃罪的一种表现形式,入户盗窃成立的盗窃罪的既遂必然是一定价值的财物脱离了他人的控制的结果。

  三、入户盗窃成立的盗窃罪是一种行为犯。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犯,是指以侵害行为之实施为构成要件的犯罪,或者是以侵害行为实施完毕而成立犯罪即遂的犯罪。虽然行为犯只要求犯罪实施完毕即构成犯罪的既遂,但是犯罪作为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其本质是侵害法益,其既遂应当产生刑法保护的法益受到严重的侵害或者危险。盗窃罪作为犯罪的一种,同样具有造成法益严重损害的事实或者危险的结果的属性。我国刑法的任务是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民的统一,两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刑法设置刑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人民。刑法保护人民的方式是以制裁为手段来规制人民的行为,其内容不仅包括剥夺财产、剥夺权利,还包括限制或者剥夺自由甚至是剥夺生命。一个行为为刑法作为犯罪而评价是由于其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对刑法所保护的法益造成了严重的侵害或者侵害的危险。由于刑法制裁的严厉性的特点,要求人们在实际使用刑法过程中应当持谨慎的态度,这也是刑法的谦抑性的要求。刑法理论把犯罪的状态进行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等划分是由于不同的犯罪阶段对于法益侵害的程度不同,应当区别看待和评价。刑法也明文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如果认定行为犯的既遂标准仅仅是孤立的将行为作为构成要件要素而不考虑行为所造成的法益侵害结果,那么必将造成刑法适用上的混乱与不公,达不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评价“入户盗窃”成立的盗窃罪是否既遂,应当通过行为的进程认定其对法益的侵害程度来实现。本案当中,被告人张某虽然潜入王某家中进行盗窃,但是在盗窃的过程中即被发现并被抓获,其盗窃的行为并没有产生王某财产被盗的结果。正如张明楷教授认为即使是行为犯,也应当以是否发生了行为人所追求或放任的、行为性质所决定的侵害结果为标准,而不能以是否实施行为为标准。

  综上,张某虽然实施了入户盗窃的行为,但是实际上并没有窃得财物,应当认定为盗窃罪(未遂)。

  (作者单位:江西省乐平市人民法院)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贵州省民办科技机构管理暂行规定

贵州省人民政府


贵州省民办科技机构管理暂行规定
贵州省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开发社会智力资源,鼓励、支持非在职科技人员创办民办科技机构,促进贵州科技和经济的振兴,提高社会生产力,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民办科技机构是指自由组合、自筹奖金、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集体或私营、个体性质的科技开发经营实体。
第三条 民办科技机构是社会主义社会科技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大力扶持发展。
第四条 申请建立民办科技机构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申请人应是本省常住户口的非在职科技人员,包括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离休、退休、退职、辞职和经过单位批准的停薪留职科技人员,社会闲散待业和自学成才的科技人员,农村知识青年、复退军人以及能工巧匠、生产能手等。
鼓励持有户籍所在地公安部门颁发身份证明的外省、区非在职科技人员来贵州省创办民办科技机构。
(二)有明确的科技服务方向、任务和业务经营范围。
(三)有与科技业务活动相适应的两名以上专职技术人员或具有专门技能的专职人员。
(四)有一定的自有奖金、科技工作条件和固定工作地点。
第五条 民办科技机构的名称应与民办科技机构的经营技术业务内容相符,反映行(专)业特点,并在其行(专)业之前冠以“贵州省、贵州省**地区(自治州、市)或贵州省**县(区)‘民办’”字样。
第六条 凡符合第四条规定的,可向省、地(州、市)、县(区)科学技术委员提出申请,说明建立机构的名称、地址、理由、科技活动条件和能力等,同时附下列材料。
(一)民办科技机构章程,内容包括宗旨、性质、主要研究开发方向、任务和业务范围,注册资金金额、组织管理办法、分配制度、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及需要说明的事项等。
(二)申请人及机构成员的简要材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简历、专长、职称证明,离退休证明,退职、辞职和停薪留职证明等。
(三)申请建立有特殊规定(如高压容器、卫生、爆破、建筑工程设计、标准设计等)内容的民办科技机构,必须有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专项审核意见。
第七条 各级名称的民办科技机构,分别由省、地(州、市)、县(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分级审批,在相应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向税务部门办理税务手续,向金融机构申请开设帐户。
第八条 未按第五条、第六条规定办理报批手续,已经建立的民办科技机构,必须到相应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税务部门补办手续。
第九条 民办科技机构的合并、转向、迁移和注销,以及业务经营范围的变更,应由原申请人提出申请,经归口管理部门同意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和注销手续。
第十条 民办科技机构归口管理部门是批准其建立机构的科学技术委员会。地、州(市)、县(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应将所审批的民办科技机构的情况报省科学技术委员会备案,并负责相应的统计工作。
第十一条 民办科技机构的业务经营范围主要是:
(一)新产品(包括生物品种)、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等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二)引进技术、设备的消化、吸收、移植、创新和推广应用。
(三)承担国家下达的科研、开发任务和社会委托的研究开发任务。
(四)技术服务,技术咨询,信息服务,技术、经济论证,技术培训。
(五)从事技贸活动。经技术市场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可以担当技术贸易和人才交流的中介人。
(六)经营与本机构科技活动有关的产品。
第十二条 民办科技机构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按核定的业务范围从事科技经营活动,接受科技、财政、工商、税务、审计等部门的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依法照章纳税,按时如实填报各类统计报表。
第十三条 民办科技机构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
第十四条 民办科技机构利用外单位的科技成果、专利或未经鉴定的成果以及技术、资料、设备等,须经有所有权的单位同意,并按规定实行有偿转让和有偿使用。对违法乱纪,剽窃他人成果和技术的,追究当事人和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五条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技术、不成熟的科技成果、产品、技术、设备等,不得转让、批量生产和在市场销售。涉及国家安全或重大经济利益而需要保密的技术,须按国家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后才能批量生产和销售
第十六条 民办科技机构可提取一定比例后纯收入作为本机构的科技发展基金,其余部分允许自行分配。
第十七条 民办科技机构可以向社会招聘所需人员,可以向企事业单位聘请一定数量的在职科技人员(中小学教师除外)兼职或担任顾问,也可以短期借用。借用在职人员须经被借用人员所在单位同意。
在民办科技机构兼职的在职人员,在本职工作时间到民办科技机构工作的,须同所在单位协商解决与报酬分享问题;在业余时间到民办科技机构工作的,所得报酬全部归已,但要按有关税法缴纳个人收入调节税。
被聘、被借或兼职人员未经单位同意,不得将原单位的科技成果,科技资料等泄漏或擅自转让给民办科技单位,不得损害原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十八条 民办科技机构可以按有关规定向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申请各种类型科技项目,或参加招标科技项目的投标。
第十九条 民办科技机构所取得的科技成果经鉴定后,与独立科技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可以向有关部门登记成果和申请专利。
第二十条 民办科技机构进行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技术入股、技术培训、合作开发等各项科技活动所得技术性纯收入,享受国家对全民所有制科研机构有关优惠税收政策;个人收入,按有关税法缴纳个人收入调节税。
第二十一条 允许民办科技机构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进行对外科技交流、引进资金,合作开发等科技活动。所创外汇,享受全民所有制科技机构的同等待遇。
第二十二条 民办科技机构可以向银行、信贷部门申请贷款。存入金融机构的资金,应按规定付给利息。
第二十三条 民办科技机构科技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按国家有关规定的标准和黔职改字〔1988〕8号文《贵州省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纪要》有关条款办理。由所在民办科技机构自费聘任。
第二十四条 民办科技机构从事各类科技经营活动,应按照技术合同法和经济合同法等法律、法规执行。签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到机构所在地公证机关公证,也可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鉴证。
第二十五条 民办科技机构的财产和正当的业务经营活动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平调、摊派;民办科技机构在国家规定和政策范围内的人事、财务、计划、业务经营等合法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干预。
第二十六条 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和地区行署,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由贵州省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过去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符的,以本规定为准。



1988年10月29日

关于印发《关于实施“千村引智示范项目”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国家外国专家局


关于印发《关于实施“千村引智示范项目”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外国专家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外国专家局:

现将《关于实施“千村引智示范项目”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贯彻落实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请及时向国家外国专家局反馈。



国家外国专家局

二○○七年七月二十五日
关于实施“千村引智示范项目”的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任务,加大引智成果示范推广的力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实施“千村引智示范项目”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历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任务,进一步树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引智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大胆创新引智成果推广模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示范推广为手段,以“一村一品”模式的推广实施为重点,以引智成果向农村农户转移推广为主要内容,因地制宜,讲求实效,促进引智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农民的利益,促进小康村、文明村、生态村、和谐村、文化村的建设。
二、工作目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外国专家局为工作主体,联合当地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等涉农主管部门,依托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省级农科院及林科院、各级农技推广站、国家和省级引智基地,“十一五”期间在全国1000个左右的行政村,推广应用已经成功引进的农业引智成果,包括农业新品种、种植养殖新技术、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农业环保、农村规划、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等。2007年在全国选择10个省市建立100个试点村,通过试点总结经验,探索模式,逐步推开。
三、基本原则
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政府引领,市场主导。各省级外专局要发挥组织引导作用,选好引智成果和适宜推广的行政村;同时,要以市场为主导,推广引智成果的成效,要通过市场来检验。
(二)尊重民意,量力而行。要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农民意愿,一切以农民得到实惠为前提。既不搞大包大揽,也不搞强迫命令,决不能扰民伤民。
(三)现有成果,积极推广。要立足于已经引进的农业成果,重点是各国家和省级引智基地的成果,避免盲目重复引进。
(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广农业引智成果,不能急功近利,搞形式主义,一哄而上;要尊重科学,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适宜推广的品种和技术,注重先进性和适用性相结合。
(五)典型示范,抓点带面。要通过建立试点村,总结经验,找出规律,再逐步推开。推广应用引智成果要先建立示范点、示范农户,让农民能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自愿应用相关的成果。
(六)综合协调,形成合力。各地外专局要主动协调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积极依托各类技术服务推广体系和国家、省级引智基地,形成工作合力。
(七)循序渐进,务求实效。各省级外专局要搞好当地“千村引智示范项目”实施的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不搞一刀切,不搞千村一律。要树立长远目标,持之以恒地把这项工作抓到底,抓出成效。
四、实施步骤
(一)选择引智成果。各地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农业发展重点,立足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造传统耕作方式,推行标准化生产,发展节约型和环保型农业,提高农村建设和管理水平,选择已经成功引进的优质高效安全的农林牧渔新品种和种植养殖新技术、实用技术,以及农业环保、农村规划、农业生产管理方面的新技术,特别要重视精细农业,农林新品种种质资源,超级小麦、超级水稻、高油大豆,优质畜禽新品种,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等。
(二)开展技术论证。各省级外专局要立足当地组织省级农业技术专家组,对拟推广的农业引智成果进行论证,特别是要明确是否符合当地农业发展方向,是否能形成特色产业,以及适宜推广的区域范围,推广所需的资金、技术支撑来源,对环境的影响等。
(三)筛选实施村落。根据拟推广的引智成果,确定实施“千村引智示范项目”的行政村的基本条件,包括自然条件,是否有相应的农技推广人员提供支持,村民受教育状况和应用新产品、新技术的能力,相关产品的市场情况等。
(四)确定工作方案。各省级外专局要制定本省区市开展“千村引智示范项目”的工作计划,确定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对建立专家小组,评估相关产品市场前景,培育示范点和示范农户,培训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供应种苗种畜,发展相关产品龙头企业等都要制定具体方案。要注重将专家到农户指导与组织人员参加培训相结合;培训对象要注重农业技术人员、村级领导和农民并举;一些骨干的技术人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专业户可以参加相关组团到国外进行培训,做到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相结合。
(五)检查实施情况。
五、配套措施
(一)提供技术支持。国家外专局将根据各省区市制定的工作计划,帮助各地聘请外国专家,并组织国内的农业专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各省级外专局也要利用各自优势和渠道,积极建立自己的农业专家队伍。
(二)拓宽资金来源。“千村引智示范项目”的实施经费主要由各省区市自行筹集。国家外专局将从农引推经费中重点支持一部分项目。各地外专局要积极与财政、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协商,设立专项资金,建立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引导,县级财政配套资金为主,农户自行投资一定比例,广泛吸收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方式。
(三)完善协调机制。各省级外专局要和财政、农业、林业、水利部门建立必要的协调机制,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协调解决有关问题。
(四)建立激励机制。国家外专局将对各省区市开展“千村引智示范项目”的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对于规划明确、措施得力、效果显著的地区,国家外专局将给予通报表扬。
(五)加强舆论宣传。各地外专局要积极与各新闻媒体建立通报机制,大力宣传“千村引智示范项目”的进展情况和引智工作在促进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六、切实加强对“千村引智示范项目”的领导
“千村引智示范项目”是一项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工作,各地外专局要给予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切实加强对本地区开展千村引智工作的领导。要参照指导意见,提出本地区开展“千村引智示范项目”工作的实施办法,完善领导体制,明确工作目标,制定进度计划,建立考核机制。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可行、责任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