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卫生部关于修改《卫生行政处罚程序》第二十九条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22:14:47  浏览:961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卫生部关于修改《卫生行政处罚程序》第二十九条的通知

卫生部


卫生部关于修改《卫生行政处罚程序》第二十九条的通知

卫政法发〔2006〕6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和卫生行政处罚工作的实际需要,经研究,对《卫生行政处罚程序》(1997年6月19日发布、卫生部令第53号)第二十九条修改如下:
卫生行政机关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前款规定的时间的,应当报请上级卫生行政机关批准。省级卫生行政机关需要延长时间的,由省级卫生行政机关负责集体讨论决定。


二○○六年二月十三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新乡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房出租管理办法

河南省新乡市人民政府


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乡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房出租管理办法》的通知
新政〔2004〕21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现将《新乡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房出租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四年四月二十六日

新乡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房出租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房出租管理,合理调配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有效降低行政成本,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房出租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新政〔2004〕9号)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是指市党政群机关、全供事业单位、纳入预算行政性收费或预算外资金供给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非经营性的财政差额供给单位(以下简称市直各单位)。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公房是指市直各单位占有、使用并在法律上可确认为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公房,包括国家没收、接收、接管、划拨、投资及其他渠道形成的属国有资产的公房。
  第四条 市直各单位公房的出租工作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统一管理。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负责市直各单位公房出租的合同签订、房产维护、出租收入收取并上缴财政等各项工作。
  第五条 成立由市财政局、监察局、机关事务管理局组成的办公用房审核小组,按编制、工作性质等情况对市直各单位办公用房面积进行统一审核。
  第六条 市直各单位公房对外出租或通过其他方式(包括兴办经济实体、以公房对外投资、入股、合资、联营等方式)转为经营性用房,应当坚持保证正常工作需要、提高资产使用效益、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原则。
  第七条 市直各单位公房对外出租或通过其他方式转为经营性用房的,其资产的国有性质不变。
  第八条 对外出租公房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一律在市产权交易中心挂牌竞价承租。
  第九条 市直各单位已对外出租的或通过其他方式转为经营性的公房,应当将出租及相关手续移交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由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按原合同条款继续执行。合同到期后按前条规定执行。
  第十条 承租人应当按照租赁合同的约定使用房屋。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租。不得利用承租房屋进行违法活动。
  第十一条 公房出租收入缴纳税收和土地收益后足额缴入市财政局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
  第十二条 公房出租收入实行收缴分离、银行代收制。市机关事务管理局按约定期间填制“收费现金缴款单”或“收费转帐缴款书”,承租人凭缴款单或缴款书到指定的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代理银行缴纳公房租金。
  第十三条 本办法从2004年5月1日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若干规定(废止)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解释工作的若干规定
法发(1997)15号


第一条
为规范司法解释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司法解释。


第三条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必须经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

第四条 最高人民法院制定并发布的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

第五条
司法解释的立项,由最高人民法院各审判业务庭、室,根据审判工作中应用法律的问题,提出意见,经研究室协调后,分别报分管副院长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认为需要作出司法解释的,由有关审判业务庭、室直接立项。
司法解释立项后,送研究室备案。

第六条 司法解释的起草,由最高人民法院各审判业务庭、室负责。

第七条
经论证、修改的司法解释草案,送研究室协调提出意见后,由起草部门报请分管副院长审核。


第八条
司法解释经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后,以最高人民法院公告的形式在《人民法院报》上公开发布,并下发各高级人民法院或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专门人民法院。


第九条 司法解释的形式分为“解释”、“规定”、“批复”三种。
对于如何应用某一法律或者对某一类案件、某一类问题如何适用法律所作的规定,采用“解释”的形式。
根据审判工作需要,对于审判工作提出的规范、意见,采用“规定”的形式。
对于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就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请示所作的答复,采用“批复”的形式。


第十条 司法解释在首部写明司法解释的名称,××××年××月××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次会议通过:文件编号;如属“批复”,还应写明主送机关。在正文部分,写明司法解释的具体内容。


第十一条
司法解释以在《人民法院报》上公开发布的日期为生效时间,但司法解释专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二条
司法解释在颁布了新的法律,或在原法律修改、废止,或者制定了新的司法解释后,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第十三条
司法解释需要补充、修改或者废止的,由原起草司法解释的审判业务庭、室提出具体意见,按照本规定办理。


第十四条
司法解释与有关法律规定一并作为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裁定的依据时,应当在司法文书中援引。
援引司法解释作为判决或者裁定的依据,应当先引用适用的法律条款,再引用适用的司法解释条款。


第十五条
司法解释的清理、编纂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具体工作由研究室负责,各审判庭、室参加。


第十六条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应用司法解释的情况实行监督。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应用司法解释的情况实行监督。


第十七条 本规定自一九九七年七年一日起施行。
1997年6月23日

附:发布司法解释的“公告”样式和司法解释样式(略)